新闻中心
医院内信息化成果该如何评价?
发布于:2016-09-29来源:   
       中国自80年代开始,国内医院在信息技术上进行投入,由于资金投入相对来说非常小,基本都是在数万到数十万人民币的级别,不需要涉及信息化评估的问题。200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启动新一轮医疗改革,其中要求在医院中: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在医院各类投资中比重越来越大,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在进行巨大的投入后,如何评价信息化成果成为医院管理决策者和卫生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

医院信息化评价正从功能性评价发展到应用评价

       国外进行信息系统评估起源较早,最早系统性、长期进行医院信息化评价工作的主要是美国医疗卫生信息与管理系统协会(HIMSS)和美国KLAS公司。HIMSS每年通过对全美医院的CIO进行问卷调查,形成《年度HIMSS医疗高管调查》报告。KLAS则主要针对医院信息系统的供应商进行产品功能、性能评测以及用户评价,发布软件市场占有率、最佳软件排行以及厂商市场地位报告。卫生部曾于1997年颁布了《医院信息系统软件评审管理办法(试行)》,2002年4月,发布了《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建立了相关软件标准和规范,但此后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获得更新和发展。

       一些学者在2007年和2008年间开始探索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性能评测,杜方东等从6个维度57个指标对医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和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研究。金新政等从观念信息化、工具信息化、方法信息化3个维度对医院信息化进行评价,并对武汉六家医院进行了实证研究。这些评测方法都试图从管理者的视角,通过全面的、全要素的方式对医院信息化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使得评测工作过于复杂,而且也很难评测出医院信息化工作需要改进的重点。此后有学者试图从使用者视角对软件性能进行评价。计虹等采用使用者满意度方法建立二级6维度的满意度指标对信息系统的应用进行评价。Chang等通过电子病历的数据内容质量、模型质量、信息质量以及知识质量四个方面研究与用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但这些评测方法都未能被广泛接受和利用,同时在其他行业应用较多的Delone&Mclean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并未能在医疗行业中受到重视。

     2006年HIMSS开发了《电子病历应用成熟度评估》(EMRAM模型),将电子病历应用分为8个阶段;2007年Gartner公司开发了电子病历五代模型;2009年美国CMS提出的“Meaningful Use”则分为三个阶段来推广电子病历的有效使用;中国卫生部2011年发布的《电子病历系统功能与应用水平分级标准(试行)》分为0-7共8级的功能等级划分。这些应用效果评测方法目标性强、操作简便、反馈明确、受评机构易于接受。在研究中应用评测体现较少,却在实践中被医院认可并获得较大范围推广。

       从这个发展历程来看,医院信息化评价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功能评价阶段、性能评价阶段、应用效果评价阶段。评价内容从全面的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评估和功能评估转向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提升运营效率的应用效果评估。功能评价主要针对于软件供应商;性能评价是在软件功能同质化的情况下技术评价,特别是在技术性能接近的情况下,作为使用者很难直观体会;应用评价可以较好地平衡供应商功能提供与医院使用者之间的矛盾,更深入评估信息系统在医院内的实际应用情况,及时有效地进行反馈,更易受到管理者重视。

成本效益评价仍是医院信息化应用评价中的难点

       使用医院信息化以及电子病历应用是大势所趋,但对于具体的方法与步骤以及如何控制投资的有效性是争论的关键点。在最初的研究中,通常将信息技术投资当作一般性的投资,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或者投入产出法进行评估。但由于信息化项目都为长期项目,而且影响范围广泛,很难准确量化成本和收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Strassmann从管理学上提出“管理收益”的概念,表达为:管理附加价值=管理收益/管理成本,这种观点认为是管理而不是资本带来剩余价值。这使得人们逐步认识信息技术的投资价值体现与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创新与改进的效果是密不可分的,也不可能孤立地对信息技术投资进行评估,投资目标不同,则用于评估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如表1所示。

  

       近年来,随着 “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概念的广泛普及,使得大家对数据价值的认识获得更深的理解,从而也认识到信息系统的价值体现并不仅仅在于自身,更多的可能在于外部交换,用于消除信息不对称和数据协同,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整体价值。

       分析方法众多,管理者关注焦点不一致,正说明信息化价值无法得到统一共识。2015年林丹等应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电子病历评价模式应用状况,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技术接受模型、创新扩散模型与成本效益评估方法分别占25%、20%、12.5%、10%,并无主流的分析方法。唯一形成共识的是,在HIMSS的调查报告和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的调查报告中都提到缺乏收益证据是医疗IT项目开展的重要阻碍因素之一。Caroline等对2004年-2007年的健康信息技术回顾中发现仍然缺少对成本收益的数据。Farahnaz等对医院信息系统的成功和失败的影响回顾调查中也发现除了系统功能、组织文化、使用习惯等影响因素外,缺乏对回报的认识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在验证信息化对降低临床差错所产生的收益方面一直缺乏有效的量化评估数据。

       医疗行业作为公共行业,具有更多的公益性,与公司的私有化运营有着较大的区别。特别是卫生机构收集的临床数据在法律上不属于机构本身,同时产生的大部分价值归属患者,这种投资价值对机构来说就更难于衡量。医疗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还有更大区别的特征是:人力资源成本和时间成本很难得到压缩,即便效率获得提高也必须通过医生、护士以及药物疗效的作用时间来发挥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还往往会忽略由于变革给医院带来的改革成本,例如新流程引入的学习成本等,而且医生很难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信息化要求,以及信息系统运行所需要承担的风险成本,例如系统宕机产生的损失,这些问题都导致成本效益分析将仍是医院信息化评估中的难点。

总结和展望

       在2009年新医改之后,信息化作为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相关投资日益增加,很多医院已经达到上千万级别,逐渐接近对医疗设备的投资,但在如何进行信息化管理方面仍处于探索中,以往的功能评价对医院管理者帮助不大,性能评价则很难体现对临床工作的作用和价值,进行应用评价将是未来医院信息化评价的主要驱动方向。

       信息化与管理之间的紧密关联,医院与社会整体环境的密切互动,在医院建设信息系统时,必须立足于更高的角度,不仅要从医院发展战略或者业务战略的角度去设定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更需要把整个医疗体系与社会活动之间产生的价值考虑在内,才能更好地确定医院信息系统的投资回报。

       在进行大规模信息投资前,无论是在事前还是事后,作为医院管理者必须学习逐步建立适合的模型,进行测量和评估,逐步修正,才能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项目达到建设目标,获得良好的回报。

展位在线预订

展位在线预订 请认准主办方联系方式!

预定从速